第700章 唐王断案(1 / 2)

唐王元二年正月。(公元前230年)

田秀平定南郑之乱后离开南中往巴蜀而去,经过田承业数年的治理,巴蜀百业兴盛,黎庶安居,终于有了诸葛亮出师表中天府之国的景象。

田承业向田秀汇报说:“过去的一年时间里,巴蜀修建了两条环绕成都的水渠,使得万顷旱田变成良田。儿臣还计划在五年之内,修建一条环绕全国的水渠,将秦国没有完成的郑国渠彻底修缮完毕。如果计划成功的话,巴蜀七成左右的地区都能够得到水利灌溉,粮食产量将在十年之内翻三倍。”

田秀闻之大喜,称赞田承业“治国有方”,通令全国嘉奖,辅佐他的王绾也得以被封为唐国封君,封号“武阳”。

视察了郑国渠以后,田秀与众臣从渠上下来,田继业、田承业皆跟在其身后。

田秀正在兴头上,便问田承业:“承业,你治理巴蜀于国有大功,不知你可还有什么所求?”

田承业拱手说道:“儿臣只求能为父王分忧,别无他求。不过巴蜀倒确实是有些困难。”

“哦?”田秀看了眼田承业,问道:“什么困难,说出来,阿父为你解决。”

田承业道:“巴蜀仍然有良田数万顷,然人口却不过一百二十万。臣想请父王为巴蜀补充一些人口。”

自古以来补充人口除了生育,最快的方式就是从别的地方迁移人口。

赵国多年以来都一直在往代郡、雁门、辽东等边郡迁移人口,以稳定这些地区,但因为这些地方偏远,百姓皆不愿去。

所以赵国能有大量的优惠政策,例如免税,鼓励百姓迁移,可依旧有百姓不愿前往。

田秀为了补充这些偏远地区的人口,只能将从各国俘获的战俘送去屯垦,饶是如此这些地方的人口依旧不足。

因此,赵国目前已经没有多余的人口往巴蜀迁移,若是强行让关中百姓迁往巴蜀,恐怕会激起民变。

想着,田秀对身后的田继业吩咐:“世子爷,你去发一道政令,即刻起巴蜀地区也开始执行流民政策,凡迁移至巴蜀百姓,皆可享受三年免税政策,徭役也可以减半。”

“唯!”

“另,即刻起统领全国,凡我赵国子民,夫妻双方能生育三个孩子者赏十金,能生育五个者赏五十金,可挑选一个孩子送了学宫读书,费用由官府承担。生育八个孩子者,父亲可封为列侯,爵位可以传承两代。”

话音一落,众人皆是一怔。

赵国只有彻侯,是没有列侯的,这个所有的列侯是什么?

不过既然是侯,就必定是贵族。

但是在这个时代,普通人想成为贵族,往往是十分困难的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