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0章 县委书记请客(2 / 2)

毕竟官场当中,很多人对于权力的渴望,简直难以用语言或者文字来形容,唐小舟能够心甘情愿的跟自己打配合,这让郑青云非常满意。

原本他考虑的是,唐小舟如果调走,最起码要明年的年底。

可万万没想到,民俗村的项目才刚刚有了起色,就有人坐不住了。

“消息准确么?”

郑青云对王芳开口问道。

王芳属于是自己人,而且她专门过来很显然就是专门为了告诉自己这件事,郑青云当然不会客气。

“准。”

听到郑青云的问题,王芳直接说道:“是我市委组织部的一个朋友说的,不过貌似是一个动议,还没有传到县委。”

“我知道了。”

听到这番话,郑青云的眉头皱了皱,却没有再说什么。

王芳也没有废话,跟郑青云聊了一会之后,便离开了他的办公室。

郑青云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沉思了许久,有心给唐小舟打个电话问一问,但想想还是算了,毕竟这件事属于是人家的私事,自己过问太多不好。

更重要的是,唐小舟和自己是盟友的关系,正常情况下,他下一步肯定是要升任副县级的,自己干涉太多的话,并不合适。

这世界上,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对错的。

尤其是官场当中,更是如此。

在绝大部分普通人或者老百姓看来,官场就应该是非黑即白。

但事实上,官场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场域,其运转涉及多方利益与复杂情境,绝非简单的非黑即白所能概括。

郑青云不管是上辈子还是现在,都很清楚,官场事务的复杂性决定了判断标准的多元性。

官员在履职过程中,经常需要权衡经济发展、民生保障、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。

打个比方说,为了推动地区经济增长,政府可能引入大型工业项目,但这可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。

在此情况下,官员的决策难以单纯用对错评判,而是要在利弊间寻求动态平衡。

如果只是喊着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口号,放弃地方经济发展的好机会,那错过的东西就太多了。

而且,官场的制度与规则执行是存在弹性空间的。

政策在落实过程中,需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调整,这就给官员留下自由裁量权。

合理运用裁量权能更好解决问题,但也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,模糊了行为的界限。加之部分制度存在灰色地带,进一步加剧了判断的复杂性。

说的直白一点,官场也是要讲人性的,官员并非纯粹的道德完人或者腐败分子,大多数人处于中间状态。

他们既有为民服务的理想,也会受到个人利益、人情关系的影响。

在复杂环境下,官员的行为动机和选择充满变数,难以简单划分阵营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