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,形意拳是内家拳,不仅练体,还练气,只有达到了内外一体才能称得上入门。”
他一边说着一边缓步走下了台阶,在众人面前立了一个三体式,然后也开始打起了拳来。
同样是一套五行拳和十二形,在师父手里打了出来,便给了王鹏一种不一样的感觉。
动作如行云流水,不带一点儿拖泥带水不说,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的舒展到位,节奏清晰,虽然快,但是每一个动作都十分到位,好像蕴含着无穷的爆发力,又好像清风拂山岗自然而流畅,有说不出的美感。
就在王鹏揣摩师父的拳意之时,他的拳风又忽然一变,双手由掌变拳收回,又猛然劈出。
一路双劈拳打了出来了,接着撩腿回身,又是一路半步崩拳闪电击出,然后猛虎下山、野马分鬃、亢龙在野、金鸡独立,猴子摘桃、燕子抄水......最后一个鹞子翻身,重重的一拳砸在地上,缓缓收势站在了那儿,只留下身前一个大大的深坑,四周寂静无声。
即使是王鹏也陷入了沉思之中,老半天的没有回过神来,一个大大的惊叹炸响在他脑海,久久无法散去。
“原来拳还可以这么打!”
别看常问大师腿有残疾,但是在刚才的动作中,他没有一点儿的笨拙,时而像飞鸟展翅,时而像猛虎下山,时而又像快马奔腾,将王鹏他们几十号师兄弟震在了当场,迟迟不能醒来。
自拜在师父门下,王鹏就没有看到过师父练拳,原本以为是师傅腿脚不利索不愿意展示自己的功夫,现在他终于才知道师父是不屑展露,让他既兴奋又难受。
也不知道,过了多长时间,师父的声音终于又在自己的耳边响起。
“拳经有云,拳无拳,意无意,无意之中是真意。练拳练到一定阶段,不需要拘泥于表面的一拳一式,而要随心所欲。
当然,随意并不代表不需要规矩,而是在拳路之下,拳式可以变化无常。
无论是打出一记拳,还是踢出一脚,都要与自己的气合、力合,才符合内家的意识和内涵。反之,即便你依葫芦画瓢,也是伪内家拳罢了。
之所以将修炼过程,分为拳不离手、拳不离身、拳不离心三个层次,就是要体现习练者对拳法的掌握程度和他心灵与拳法的融合深度。
拳不离手,得味之始,是形意拳初学者必经的阶段。
在这个阶段,习练者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,逐渐感受到拳法带来的身心愉悦。
这种愉悦感难以用言语形容,它源自于对拳法的深入理解和身体的逐渐适应。
每当一天不练,习练者便会感到不适,仿佛缺失了什么。这便是得味,即拳法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,与习练者的身心紧密相连。
在这个阶段,习练者需要注重拳法的基础训练,如站桩、打拳架等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