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师父,宝辉和建宏最近表现怎么样?”
“挺好的,听话、勤快,也有灵性,上手也挺快的,就是根底太浅,缺少知识。
不过,这时候也不需要什么知识,就跟捡东西似的,看准了往回拿就行了,勤快就好。时间长了,也就慢慢磨练出来了。”
师父给王鹏念叨着。
“那他们可以独当一面了吗?”
“基本的下算是学会儿,只要不惹事,应该不会有什么问提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
师父明白他的心思,接着说道。
“小鹏,这段时间我也想了,如果你说的那个大时代能够到来,古董这一行正是出手的好时机。东西便宜的就跟白菜一样,而且关键是人们还没有古董意识,只要给点儿钱就卖。
如果你真要继续做大,那我们就及早动手吧。”
“师父,假如你到津城以后,省城这块儿怎么办?”
“让建宏来负责吧,我带宝辉走。你回去以后让狗剩、建家、秋会、五儿,他们四个上来。”
这四个人都是王鹏的师兄弟,看来师父早有准备。
“师父,你的意思是带他们四个走?”
“让五儿留下帮建宏,狗剩他们三个跟我走。
我想着是尽快在津城打开局面,然后到京城去,最好在三五年内将咱们的摊子铺开来。
如果失去这样的机会,等大家将来都醒悟过来,再打开局面就难了。”
王鹏想了想,今年是78年,再过五年也就是83年,时间足够,不过凡事预则立,及早筹备似乎更从容一些。
“师父,事情也没有你说的那么急,你还要保重身体。”
“我的身体没问题,但是,你的资金怎么样?”
“钱不是问题,如果你过去,我给你带五十万。”
“行,只要资金足,我们就可以大干一场。”
两人走了一会儿,穿过一个小巷,到了钟楼街的正街,师父指着其中的一座三层小楼说道。
“小鹏那就是。”
王鹏知道师父说的是啥,那是那是庆祥和的原址。
当年师父他们家逃走以后,被日本人给强制没收了。后来一个日本人用来经营商店,再后来辗转腾挪不知道转了几手。
政策放宽了以后,房子落实政策返还给了最后一个主家。现在,又被师父买回来了。
这些事,是师父刚才在家里告诉王鹏的。
师父不愧为商人出生,在中午和王鹏交流中,他将自己这段时间做的账本拿出来让王鹏看。
上面记载了这段期间他买的所有物件,什么东西在那儿买的,多少钱,品相和特征如何,估值多少钱,都写的清清楚楚。
就是王鹏原来买的那些东西,他也全部登记造册了,往来账目一清二楚。
而且,他还不断地强迫建宏和宝辉练字,学习记账,现在两人的一手钢笔字比王鹏写的的都好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