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三舅只好收下了。
明玥又在镇上采买了一些生活用品,才又坐上钱老四的牛车回村。
......
另一边,青阳县 县城南门不远的一处小荒山。
七八个汉子,躲在一个沟壑里,紧盯着山下的那条路不放。
有人等得不耐烦了,嘀咕出声。
“这都快一个时辰了,怎么还没见到人?”
“你们确定没搞错,他们真的要从南门出城,万一是从其他城门走,那我们不是白等了?”
“没有错的,我守城营兄弟说了,今天4个城门,只有南门处登记有寒瓜进城,收了11个寒瓜的税,是他们一定错不了。”
“11个寒瓜!若是个个都有十几斤,那不是能卖将近百两银!”
一群人,个个面露兴奋和贪婪之色。
“不是肥羊,何掌柜何必特意提醒我们多带几个人?”
“可是,这等的也太久了,他们该不会今天不出城要在城里过夜了吧?”
“不能吧,我再回城里探探!”
“好,快去,他们坐的牛车,速度没你骡子快,见到他们人了,赶紧回来通知兄弟们。”
“好了!”
......
明玥觉得今天清溪村的氛围有些不同。
至于哪里不同,竟然一时也说不上来。
直到前老四说:“你们村今天至少有三对新人在办喜宴吧?”
明玥这才恍然大悟,今天的村子确实比平时更热闹了些。
时不时还能听见几声“霹雳吧啦”竹筒爆裂的声音。
明玥疑惑道:“难道今天是什么黄道吉日?”
钱老四点了点头:“没错,据说今天是顶顶好的日子,最适合嫁娶了。平时遇到这样好的日子,我们村也会有好几对新人成亲的,可是这两年旱的,好多人家嫁娶都不讲究日子和排场了。
很多有女娃家的都希望早点把家里的女娃嫁出去,这样能少吃一口口粮,同时还能获得一份聘金。
但是很多男方家里,却不希望在荒年成家,要多负担一个人的口粮就算了,还要多支付一笔定金。娶媳妇的钱,都够全家人一两个月的口粮了。
今年以来,娶婆娘的聘金一降再降,这娶亲的人,还是越来越少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