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章 出兵讨伐(2 / 2)

大殿内死寂片刻,然后爆发出激烈争论。

户部侍郎第一个站出来,山羊须不住抖动:“臣不信苍州王会如此糊涂!去年北关战事吃紧,他还主动捐出三万石粮食。请陛下再派钦差去核实,莫要冤枉忠臣啊!”

“侍郎大人此言差矣!”刑部主事冷笑,他转身捧笏,“陛下,臣建议即刻派兵讨伐,趁其羽翼未丰。”

“哼!荒谬!”镇远将军冯戬一脸不屑,“诸位不要忘了,苍州王赵樽可是抵御外敌的英雄。况且,赵樽已无兵权,即便荆州逃兵被他私屯,他又拿什么谋反?光粮草辎重和武器就够他筹备十年!”

前任工部尚书张世阳失踪后,新提拔上来的工部尚书颤巍巍道:“陛下,臣倒觉得,这堡垒或许是用来防御北狄……”

“李大人老眼昏花了吧?“魏丞相像看白痴一般看着他,“这是在大景境内啊!棱堡箭孔全部对内,防的是哪门子北狄!”

争论声越来越响,景帝冷眼扫过底下那一张张涨红的脸庞。

“够了。”景帝沉声一句,满殿喧哗顿时凝固。

他转向站在文官之首的魏丞相,问道:“丞相以为如何?”

魏相整了整被袖口,声音沉稳如钟:“陛下。臣以为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堡垒箭楼不会凭空而立,屯兵之事更有魏大宝亲眼所见。”

他眉头紧蹙,忽然加重语气,“陛下。若此时不派兵讨伐,只怕会酿成大祸。”

景帝瞳孔骤然收缩。他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厉害。赵樽在封王之前就一直驻守北关,在苍州已经营多年。若不是他早有准备,又怎敢如此大胆?

“拟旨。”景帝也觉得不能再等了。他站起身,十二冕旒珠玉相撞。

“徐州与苍州一江之隔,徐州需挑起大梁,即刻调徐州军十万先行开赴苍州,朝廷援军不如到达。”

……我是求追读的分割线……

京城下旨紧锣密鼓的在调徐州的兵,而此时徐州甘络县。

徐州军大营内,新铺设的水泥路面在秋日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泽。

宋元庆身着玄色轻甲,腰间佩剑随着稳健的步伐轻轻晃动,靴底踏在坚实平整的路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
他时而驻足,用军靴重重跺几下地面,时而又忍不住蹲下身用手轻轻抚摸,满意的神色在刚毅的面容上舒展开来。

“这水泥当真神奇。”他低声自语,望着贯穿整个军营的崭新地坪。

往日天晴漫天尘土,雨季时又泥泞不堪的训练场,如今已变成平整坚固的演武场,连带着整个军营都焕发出新的气象。

转过校场拐角,震天的喊杀声扑面而来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