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 小巷遇伏(2 / 2)

士兵们挖掘的地基必须深而坚固,以支撑厚重的城墙和炮台。

若是在古代,石料是修建棱堡的主要材料,但开采石料那是大工程,有韩蕾在这里,根本不用那些。

韩蕾走到一处空地上,当着大家的面,直接从系统里买了大量的火砖出来,用于修筑棱堡的城墙。

当然,火砖城墙的外面也会浇筑混凝土浆,以增加其牢固性。

虽然现在只有北关出现了现代枪械,其他的国家都还是冷兵器,暂时还用不上炮台。

但韩蕾想一步到位,在每个棱角都设计了一座炮台,炮台的位置经过精心计算,以确保火力覆盖无死角。

很快,城墙外围,士兵们就挖掘出一条宽阔的壕沟,深度可达数米,宽度足以阻止敌人的冲锋。

壕沟底部插满了尖锐的木桩,以防止敌人攀爬。

壕沟的外侧还会修建一道低矮的护墙,作为第一道防线。护墙表面覆盖荆棘,以增加敌人的进攻难度。

韩蕾陪同赵樽一边巡视,一边详细讲解棱堡的建造过程及其每一处设计的功能。

对照着棱堡的设计图纸,赵樽看得不禁连连赞叹。

棱堡后期复杂的工序,要由杨启全带领工匠们完成。

北关的两座棱堡完成之后,杨启全将带领第四、五建筑队,修建从北关经沧澜县至扶风县的水泥公路。

这三个县城相距几百公里,修建水泥路的工程浩大之极,但却能解决两个建筑队的工匠和许多民夫的就业问题。

而且,这条公路一旦通车,将会给赵樽发展苍州的势力和民生,带来很大的方便。

所以,当韩蕾提出这个计划得到赵樽的认可后。当天晚上,系统又奖励了她数目惊人的黄金。

赵樽在北关的任务很繁重,包括要监督棱堡建设、调整军队建制、训练突击队和守城队使用现代枪械、草拟武器管理规则、分配普通士兵开荒种地等等。

所以,赵樽和二十名亲卫暂时还需要留在北关。

而韩蕾只需待到永安城的棱堡初具规模,教会亲卫们进一步使用和保养枪械后,她将留下足够的材料,先行返回扶风县,督促当地的发展。

这边,棱堡的建设工程正在按计划进行。在赵樽和韩蕾去到北关的半个月里,扶风县水泥厂那边,发展也是日新月异。

水泥厂里,五个炉窑全部开工。因为设备简陋,生产的水泥并不多,但也勉强也能赶上这里修路和修建房屋的进度。

挖掘水渠本可以使用小型挖掘机,但由于韩雷的事情太多,而挖掘机的操作又不如三蹦子那么简单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