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助他们一臂之力(2 / 2)

这些窑炉是杨启全和工匠们轮班熬了几个日夜赶制出来的,虽然外观粗糙,但结构稳固,完全能够满足水泥烧制的需求。

窑炉旁边,堆满了石灰石和铁矾土,这些都是从附近的山上采集而来的原料。

在扶风县本地招募来的民夫们,正源源不断地用箩筐、背篓等工具,将这些原料运送到这里。

他们的额头上挂着一颗颗汗珠,但每个人都干得十分卖力,仿佛在为自家的田地劳作一般。

赵樽带着韩蕾在水泥厂里巡视了一圈,韩蕾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。

她选用的水泥烧制方法是最简单的,但也是最实用的。

将研磨后的石灰石粉和粘土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,再加入适量的铁矾土或高岭土。

混合好的原料送入窑炉中进行烧结,经过高温煅烧后的原料就是水泥熟料。

最后,把这些熟料研磨成粉末状,加入适量的石膏进行混合,便制成了水泥。

水泥厂虽然已经具备了开工的条件,但面对庞大的生产量,仅靠民夫们用箩筐和背篓,一点一点地运输原材料和成品,效率实在低下。

这样的工作效率,赵樽的宏伟计划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。

韩蕾嘴角微微抽动,轻轻摇了摇头。

赵樽注意到她的神情,关切地问道:“怎么了?哪里不舒服吗?”

韩蕾叹了口气,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:“没有,只是觉得他们干活的速度太慢了。”

“他们已经很卖力了。”

赵樽转头看了看那些汗流浃背、的民夫们,心中有些不忍。

“我不是说他们不卖力,而是这些工具太落后了。箩筐和背篓根本不适合大规模运输,效率太低。”

赵樽一愣,随即恍然大悟。

清水县的荒地项目,韩蕾提供的那些先进工具,确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相比之下,眼前的箩筐和背篓显得太过原始。

“你有更好的工具?”赵樽眼中闪过一丝期待,“那就赶紧拿出来。”

韩蕾指了指远处一片修整好的空地:“走,跟我来。”

赵樽和身后的两名亲卫,听说韩蕾又有新东西要展示,顿时兴奋不已,赶紧跟上。

由于肖正飞被赵樽派去招募府兵,平川也外出执行任务,赵樽身边只带了老孟和张二狗。

张二狗虽然年纪轻轻,不过二十一二岁,但武艺高强,被肖正飞选入了赵樽的亲卫营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