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……”想着自己娘俩现在的处境,赵巧儿秀眉紧蹙,咬着下唇,一副要让她去赴死的模样。
“这次可是送上门来的机会,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。”
长乐郡主凝视着赵巧儿的眼睛,意味深长地拖长了尾音,指尖轻轻敲打着案几上的青瓷茶盏,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雅间里一时静默,只听得窗外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。
赵巧儿盯着地上斑驳的光影,忽然深吸一口气,抬起头时眼中已是一片决然:“好,我依郡主之计行事!”
见她答应,长乐郡主的嘴角这才勾起了一抹满意的笑容。
她们在腾云楼用过午膳后,长乐带着丫鬟小厮独自离去。而赵巧儿没跟着长乐郡主一起离去,却是隐没在街道上的人群里。
她心中忐忑,抿着唇直直朝着林家宅子所居住的街道走去。
她嫁入林家在那一片生活了两年,也认识了一些街坊邻居,与那些人搭得上话。那条街道正是实施长乐郡主计划的好地方。
赵巧儿拢了拢青布棉袄的衣襟,在青龙大街上转悠,寻找目标人群,实施计划。
拐过褪了漆的“林府”牌匾时,忽然听见远处一阵银铃般的笑声。
六七个总角小儿正在街角踢毽子,毽子上的彩羽在冬日的阳光下里划出鲜亮的弧线。
“小郎君踢得真好。”她蹲下身时,腕间新添置的银镯子露了出来。
“你们可会唱《锦绣谣》?”赵巧儿小声的问道。
见孩子们摇头,她顺手接住飞来的毽子,彩羽在她掌心轻轻一颤。
“我教你们可好?”她从荷包里排出三枚蜜饯,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。
赵巧儿用手打着拍子,小声唱起来——
“快来听!快来听!
锦绣坊之通商路,
魏大公子好显富,
自己家里顾不上,
百车粮草送突厥。
粮草换得北关宁,
大景百姓好开心。”
穿红袄的小丫头最先学会第一句,脆生生地唱:“锦绣坊之通商路,路……路……”
“不对不对,”赵巧儿捏捏她冻红的脸蛋,“要这样。”
她又一句一句耐心的教,哼唱的调子像掺了蜜,字字却咬得极清。